地址: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留仙大道7098号 邮编:518055
联系电话:26011000、26019709、26018464、26731000、26731842
传真:26018406、26731712
1. 学科交叉融合
学院不设置系部, 完全打破学科壁垒,为学生提供智能制造、电子工程、人工智能、产品设计四个专业领域的跨学科课程。支持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设计自己的专业方向,如“工程+机器人”“工程+医疗”。
2. 项目驱动学习
每学期开设4门左右专业核心课程,每门课程完成1个项目。3-5名学生组成一个项目团队,通过市场调研发现问题、定义问题,协作完成从“产品”定义到原型设计、打样、组装、测试、迭代,再到形成产品、小批量生产乃至市场推广、商业运营的全部流程。学生本科期间经过30个左右项目的训练,不断促成知识学习的系统性、完整性,实现思维模式从固定型到开放型、成长型的转变,实现动手能力、多学科融合能力、工程实现能力和商业思维能力的大幅提升。
3. 课程建在链上
梳理产业上下游领军企业、核心产品及其关键技术,绘制“产业链地图”。根据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动态开发课程模块,推动新工艺、新技术第一时间进课堂。
4. 团队化教学
每门课程配备跨专业的校企“混编”教师团队,由3-5名跨学科的教师联合组团,集体备课,分工授课。每门课程3-5 名学生分组学。教学空间按照团队分组学习要求设计,培养学生领导力、组织力和团队协作意识。
5. 工程思维
引导学生用工程思维和创新产品为人类社会创造价值。注重引导学生组团调研,自己发现问题,自己定义产品,亲自动手、亲力亲为,运用跨学科知识、技术和各种软硬件工具快速验证、迭代和优化产品,不断淬炼学生的工程思维,培育“行业定义者”,而不是跟跑者。
6. 成果导向评价
用市场成果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成果。学生开展创新实践、发表论文、获得专利、参加竞赛和自主创业等,可以申请免修课程、置换课程、替代学分。实施弹性学制,放宽学生修业年限,允许调整学业进程、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。支持学生依托项目创办公司。